读报告加减乘除,看卫生工作重点的变化-医药慧(原医药观察家网)——谈医论药,存慧于文

专栏

读报告加减乘除,看卫生工作重点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2-03-08 16:07:08  阅读量:73487

作者:徐毓才  来源:老徐评医

核心提示:笔者就用“加减乘除”来概括分析,来看看报告里卫生工作重点有哪些变化。

今天(3月5日),按惯例总理在全国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

毫无疑问,报告就是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的总部署,也是指挥棒。因此,自然也应该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的重点和指南。怎么才能抓好落实,首先必须读懂。对比近五年报告内容,今年报告有新增的,有减少,有继续坚持的,也有不再提的,笔者就用“加减乘除”来概括分析,来看看报告里卫生工作重点有哪些变化。

2022年报告中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加:新增内容,应该是需要加强的

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_减:减少内容,前几年提出过,但今年没提,应该还没有完成

社会办医。2019年提出,促进社会办医。2021年提出,支持社会办医,今年没提。

2019年提出,加快儿童药物研发。抓好传染病、地方病、青少年近视防治。

2020年提出,提高城乡社区医疗服务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21年提出,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

×乘:继续坚持内容,需要持续努力

疫情防控

2020年初,突发新冠疫情后,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就疫情防控做了专门安排。

2020年报告首先对疫情做了分析评估,即: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对疫情防控做了概括性总结和安排,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同时重点就“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了安排: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加强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加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2021年报告提出: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继续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抓好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防控,补上短板漏洞,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传播扩散,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加快免费接种,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

今年报告提出: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持续增加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

2018年提出,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2019年提出,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坚持预防为主,将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全部用于村和社区,务必让基层群众受益。2020年提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2021年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2022年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通过连续提高标准,到今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达到35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84元。

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这一提法是从去年报告首次提出,今年是第二次。

推动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2018年报告提出,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2019年报告要求,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尽快使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能持卡看病、即时结算,切实便利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2020年提出,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2021年提出,推动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今年要求,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2018年未提,2019年提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化医保支出结构。今年再次提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2019年提出,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机制。2021年要求,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今年提出,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

强化药品疫苗监管

2018年提出,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注重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加快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2019年提出,药品疫苗攸关生命安全,必须强化全程监管,对违法者要严惩不贷,对失职渎职者要严肃查办,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

2020年要求,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

2021年要求,强化食品药品疫苗监管。

2022年提出,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

2019年报告提出,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今年再此提出。

推进分级诊疗

2018年提出,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

2019年提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2020年报告只有简单“推进分级诊疗”六个字。

2021年提出,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2022年要求,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加强重大疾病防治

2019年提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2021年提出,优化预约诊疗等便民措施,努力让大病、急难病患者尽早得到治疗。2022年提出,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

中医药事业发展

2018年提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2019年提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2020年提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

2021年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2022年提出,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

妇幼保健

2018年提出,改善妇幼保健服务。

2019年提出,加强妇幼保健服务。

2020年没提。

2021年提出,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2022年提出,补齐妇幼儿科服务短板。

扶持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

2020年提出,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给予扶持。

今年再次提出,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021年提出,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

2022年要求,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1年提出,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发展社区养老、托幼、用餐、保洁等多样化服务,加强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更优惠政策,让社区生活更加便利。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残疾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他们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2022年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2020年提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2021年提出,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

今年提出,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除:没有再提内容,应该已经完成

2019年提出,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