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关山难越”-医药慧(原医药观察家网)——谈医论药,存慧于文

资讯

百济神州“关山难越”

发布时间:2022-03-28 16:26:31  阅读量:1999

作者:卢阿峰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

核心提示:如何在大国竞争的夹缝中打开局面,如何平衡源头创新与财务状况,仍然是百济神州面对的巨大挑战,也是创新药行业最精彩、最惊险的下一幕。

在上一个十年中,依靠在研发上惊人的投入,百济神州打造了一个国内顶尖的研发团队,也证明了自己可以在快速跟随的策略里,做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好药;叠加中国医药市场的想象力,百济获得了超乎寻常的资本加持。

而近期,美国证监会SEC将其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暂定清单、核心高管离职和连续四年大幅亏损的消息传来,百济神州从首个实现“美股+H股+A股”三地上市的光鲜亮丽创新药明星企业,快速跌落至谷底。

如何在大国竞争的夹缝中打开局面,如何平衡源头创新与财务状况,仍然是百济神州面对的巨大挑战,也是创新药行业最精彩、最惊险的下一幕。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近日,美国证监会SEC宣布,将5家中概股公司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暂定清单,包括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等。

消息出来之后,百济神州发布公告称,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生物科技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满足《外国公司问责法》的要求,并期待保持公司在纳斯达克、港交所和科创板的挂牌。

根据上述《外国公司问责法》的规定,只有连续三年使用未经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审查的审计机构,上市公司在纳斯达克市场的挂牌才会受到影响。

国内知名医药行业分析专家史立臣认为,美国证监会SEC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是针对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尤其针对中概股设置的,内部规则条款比较苛刻,估计是害怕这些公司都是被外国政府控制在美国上市的。百济神州主要是外国股东持股的中概股,被纳入其内是必然结果。

“从股权上看,百济神州约60%的股权是外国人所持有,持股最大的安进公司是美国公司,占股20.4%。由于是外国股东持股为主,大股东又是美国公司,估计会在要求时间内提交美国证监会SEC要求的报告,这样百济神州的国外融资渠道还是会存在的,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影响。”史立臣判断。

的确,此次事件尚未形成定局,百济神州、再鼎医药、和黄医药等5家公司此次只是被列入暂定名单,有15个工作日的时间可以提供证据申请从该名单中清除。

百济神州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自《外国公司问责法》出台后,我们一直在采取积极行动,包括评估、设计和推进额外的业务流程,并取得了良好进展。目前,此事并不影响我们在纳斯达克的挂牌。

一位比较了解百济神州的行业专家表示,百济神州在美股的遭遇确实是祸不单行,虽然暂时还不用退市,但是百济神州此类中概股在美股大幅下行的趋势短期内没有缓解迹象,这也意味着百济神州要过“紧日子”了,以前那种粗放式撒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另外百济神州若是走投无路,可能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这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祸不单行,分崩离析

2021年之前,很多投资者认为,在这个拥有14亿人口、经济不断增长的大国里,人们对于新药的有效需求将会大幅增长。愈发老龄化的社会、高企的癌症发病率和覆盖了90%国民的全民医保,将会是这个新兴医药市场的发动机。

公开资料显示,百济神州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全球性的肿瘤药物研发公司,致力于靶向及免疫肿瘤药物的研发。百济神州分别于2016年、2018年和202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港交所和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是首个实现“美股+H股+A股”三地上市的创新药企业,而且是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

在研发支出上,百济一年80多亿人民币的研发费用在中国的药企中鹤立鸡群,但和跨国药企动辄几十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相比,不算突出。一项和全球第一个上市的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对照试验中,单是买对照药物这一项,百济神州就花费了超过1亿美金。

但是,在去年一系列针对创新药泡沫政策的洗礼下,作为中国创新药企“当红小生”的百济神州,也难逃与“带头大哥”恒瑞医药一样的命运,短时间内就从高峰跌落,股价一蹶不振。

噩耗持续传来,2022年3月4日,百济神州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暨核心技术人员黄蔚娟博士因个人规划将于2022年4月3日正式辞任血液学首席医学官一职。

就在黄蔚娟博士官宣离职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百济神州核心技术人员贲勇已于2021年8月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且于美国当地时间2022年2月9日起不再担任公司免疫肿瘤学首席医学官职务。

“一般情况下,核心研发技术人员离职有三种情况:一是收入待遇达不到期望值;二是在研项目难度大、要求高,甚至难以有较好的结果;三是所在的研发机构发展潜力不大,或者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至于百济神州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估计是上面三种情况的综合。”史立臣判断。

随着此次两名核心技术人员的辞任,百济神州现任的核心技术人员从4人减少至2人,分别为吴晓滨、汪来。

除了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外,百济神州发布的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8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57.9%;实现归母净利润-97.4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3.84亿元。据相关数据统计,百济神州近4年连续亏损,金额总计330亿元。

上述比较了解百济神州的行业专家表示,百济神州连续四年不盈利,这已经深刻影响了企业的前景,加上在美国和港股的股价受挫,核心管理团队人员也觉得前途渺茫,就纷纷下车了。

祸不单行,据媒体报道,在传出两位核心人士离职之后,3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百济神州有限公司下发了监管工作函,函内指出需就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变化提出说明要求。

刮骨疗伤,等待天时

在2021年,百济神州长期处于舆论顶端的开支数据开始有所下滑,净亏损1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亿美元,同比收窄13%。其销售、一般及行政管理费用9.9亿美元,同比增加65%,远低于产品收入增速105%,转化效率提升。

研发投入15亿美元,百济神州依旧高居国内药企首位,而相对克制的15%的研发投入增速,带来的是全球布局下的100多项临床试验,撬动众多创新研发管线进入全球收获期。

但是在史立臣看来,百济神州想翻盘还需时间。百济神州多年来新药研发项目数额较大,而且这些项目需要持续重金投入,然而目前上市的产品却不能完全支撑百济神州的发展,导致百济神州这些年主要靠上市融资。从百济神州多年的研发情况和财务状况看,这种研发投入大幅超过营收的情况还会持续几年,至于多久,不好估算。

“翻盘还有一丝希望吧,企业要动大手术,进行大规模裁员,实实在在地把各种费用先降下来”上述比较了解百济神州的行业专家表示。

还有观点认为,在未来两三年里,百济神州的新药和新适应症一个个获批时,才是压力真正到来的时候。中国创新药的商业逻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超级支付方中国医保局的强力控费手段,过去十年中风头无两的创新药已经无法维持资本市场期待的高速增长,而百济神州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中国医药市场的经营逻辑已经因为行业政策发生了巨变,如果仅关注me too、me best等类的产品研发,很难获得巨额利益,但其仍存在规模潜力。虽然真正的创新药在中国也是有专利保护期的,但真正的创新药研发投入巨大,风险也大,所以,百济神州可能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研发战略和产品战略。”史立臣认为。

史立臣感慨道,百济神州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中国药企难以模仿的。中国药企没那么大的能量融来如此庞大的研发资金,也没法通过到处上市的方式玩资本不停地进入退出的游戏。而且这种发展方式风险非常大,一旦某个或某几个大量投入资金的研发项目出现风险,资金断裂,企业可能难以维继。

“在创新药资本过热阶段,百济神州的发展方式可能能够继续,但一旦资本退潮,其面对的便可能是一地鸡毛,难以为继。”史立臣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