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创新药企的生死劫-医药慧(原医药观察家网)——谈医论药,存慧于文

资讯

生物创新药企的生死劫

发布时间:2022-04-25 16:27:48  阅读量:1654

作者:雅祺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

核心提示:如果自我设限,不设法突破,生存危机的到来只是早晚问题。

人们往往容易高估技术发展速度,而低估医疗、药物以及整个健康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没有意识到临床试验的困难以及人体的复杂性,误把科学当作万能的“阿拉丁神灯”。今年以来生物制药公司泡沫不断破裂,则说明中国创新生物药要做的事还很多。如果自我设限,不设法突破,生存危机的到来只是早晚问题。

资本催肥的生物药“创新”

2015年药品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中国新药上市速度明显加快,资本闻声而动,快速催肥。2017年底,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的“生物技术类”企业在主板上市;2019年3月,科创板同样向不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敞开大门。 生物医药领域的资本盛宴被推到最高潮。一时之间,中国遍地都是“创新药”。

作为CRO公司,就是把资本和化合物糅合到一起,吹出一个又一个华丽闪亮的泡泡,飘向主管部门、科学家、医院、医生……最终落到患者和医保的钱袋子里。集齐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黄金十年”。

令人玩味的是,比起10年前CRO概念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如今的入局者恐怕更讲不清CRO到底是什么。

在国外,生物药研发有所谓的“VIC模式”,即风险投资、知识产权、CRO三者结合,共同开发药物。开发者以自有品种融资,交给CRO做后续开发,成为药品上市许可人后,委托生产企业进行药品生产,然后交由专业的药品销售公司卖出。

但在中国,很多生物药研发项目根本不可能实现每一个都完美的,许多的入局者清楚,药品有没有效不重要,最值钱的也不是药品本身,而是“创新”两个字。只要有“创新”,就很容易圈钱上市、套现走人。

因此,在这个击鼓传花的链条上,各方参与者都在精心呵护,只要能顺利传到投资者、患者手上,鼓声戛然终止。

但世事无常,总会变化。

泡沫刺破后的深层次拷问

今年以来,中国绝大多数生物创新药企业的股价都出现了50%以上的回调。不仅仅是A股的长春高新、药明康德等,还包括很多港股生物科技公司股价都已经膝盖斩。创新药“泡沫”将破,“裸泳者”现身的说法甚嚣尘上。笔者在与某行业专家交流时,他预估,2022年中国可能有一千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会消失,当然也有人表示谨慎乐观,认为行业风暴还在来的路上,大规模的倒闭潮要等到两年后。但目前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个投资机构随便组建一个生物研发公司,就能以几十倍于投资额的估值进行IPO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一叶落,可知天下秋。问题是,道理何在?

生物创新药公司的“退潮”只是个开始。“从客观角度来看,创新药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支付环境也比较单一,产品本身缺乏竞争力,商业化路径比较远,大多数生物创新药公司账上很难储备足够的资金流,这些都几乎是死局。”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宋高广如是说。

而长期关注中国医药生物创新药研发项目投资的业内人士王波宇表示,在临床前,CRO研发投入并不大,但一旦进入临床,所需的费用会直接成倍增长。如果都以捞一笔就走的心态,是很难愿意面对高昂的市场推广渠道费用的。

对创新药来说,其作用机理现在越来越复杂,别说普通非医药生物工作者不懂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其实很多临床医生也不是非常明白。这就需要进行医生教育,即所谓学术推广,就是告诉医生,这个药该怎么使用,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更何况现在创新药疗效不一,有些其实只存在于统计数据曲线里,医生群体就更需要了解创新药各个方面的信息。

创新药的学术推广模式先从相关学科国内学术带头人开始,然后到一线大医院科室主任专家,最后才到广大主治医生群体。然而,医生的时间是有限的。专家、学术带头人的时间更是有限的。他们平时要治疗病人,还要自己做科研,能空出来的时间屈指可数。花时间了解你的产品,就没时间看其他家的产品。现有大公司和专家/学术带头人的关系已经非同一般,彼此建立了相当的熟悉和信任。新组建的生物科技公司想要打入其中,难度可想而知。药企和大医院的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大型医药公司,其庞大的销售渠道已经和医院建立了长久的互信关系、和相关领域专家互相彼此熟悉,且拥有庞大的产品线分摊庞大的渠道成本,这都是小公司不可能具备的。这就是为什么哪怕是创新药的龙头,如信达、百济长期无法盈利、未来很长时间也很难见到盈利的本质原因。当资本市场给予足够的时间等待之后,就会发现这个道理,此时,也就是泡沫破裂的时候。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带金销售几乎不存在的欧美日,生物创新医药公司想要长大也是极其困难。产品授权给大公司、整体被大公司并购才是主流的出路。

在宋高广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出海和并购都不太可能是中国生物创新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创新药历史疲软,中国传统仿制药企的成长更多是类工业的,而不是像新一批创新药企一样,从出生就和资本绑定在一起。因此中国生物创新药行业更有可能发生的是,大量企业抱团取暖式的整合或被低价收购。

浩悦资本资深合伙人李逸石指出,在一个健康的生物医药行业,更多的公司不应该是因为融不到钱才活不下去,而是应该像美国市场一样,当你的分子进入临床以后没有拿到更好的数据,投资人和公司高管都认为没有必要把管线再往后推,公司自然就解散了。

这是一个健康的生态体系下应该发生的事。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市场,因为研发维持不下去的,是次要原因,因为资本或现金流维持不下去的,才是主要原因。不容忽视的是,随着行业发展往后推移,次要原因很可能会代替主要原因。

成功闯关的出路在哪里

生物医药是一个风险程度很高的行业,尽管存在的问题很大,但仍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因为它如果能闯关成功的确能够带来很高的潜在投资回报。

在成熟的美国市场也是如此。这些年的融资额不断创新高,整体的研发效率逐年下降却在逐步下降。

那么,生物创新药研发的出路在哪里?总体来说,一切出路都只可能建立在“当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真实新药”前提基础上,假如你能做出一款有全新疗效的新药,那么所有的资源都会自动往你这集中,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但这种全新的研发概率又能有多高,难度有多大呢?答案不言而喻。生物药研发生态如何才能破局?关键是站在最合适的位置。创新药这个产业链,必然会被切割得越来越细,越来越垂直。

在正常的投资逻辑里,投资生物药研发的首要标准是高技术壁垒。高技术壁垒,意味着拥有高的竞争壁垒以及有可能获得国家承认的高价值专利,这是药品获益的根本;其次是创新可能性,能够给投资者以想象空间;最后是一定的市场窗口。

在王波宇看来,做不了全新创新,但可以做的功课以及突破的机遇点还是有的。比如未来的创新药可以聚焦在利用“中国新”靶点结合政策以及企业(研发技术、研发方向等)做差异化创新药;根据政策以保民生、增加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创新药;满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比如肿瘤、神经领域等都是未满足临床需求;针对热门领域、热门靶点类创新药,只要国际有相关的产品进入临床,我国的企业也有同类的产品在研,生物制剂也实现了快速的Fast-follow;关注真正的源头创新或者治疗效果更佳的药物;可以通过流行病学数据以及与公司自身的战略的适配性,来选择靶点进行深一步研究。

笔者想说,站在当下这个时间窗口,让我们回头看看创新药研发已经发生的故事,有哪个章节留有遗憾。再想想未来,哪段故事会成为下一章的重点?这或许比一味批判和悲观沉沦更为重要,也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