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的核酸检测!谁来买单?-医药慧(原医药观察家网)——谈医论药,存慧于文

资讯

收费的核酸检测!谁来买单?

发布时间:2022-10-20 17:51:31  阅读量:32559

作者:吴梅庭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

核心提示: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在全国各个城市和地区陆续铺开,随着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要求落实,各地也正在采取招标、限价等措施调整核酸检测价格。但伴随着价格而来的另一个话题开始引起社会广泛热议,那就是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钱谁来买单。

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在全国各个城市和地区陆续铺开,随着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要求落实,各地也正在采取招标、限价等措施调整核酸检测价格。但伴随着价格而来的另一个话题开始引起社会广泛热议,那就是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钱谁来买单。尽管国家医保局官方及时回应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但因各地财政差异导致部分地方出现核酸自费的政策带来的延展性冲击,带给我们更多的疑问与思考。

◆吴梅庭/文

常态核酸检测下的现实压力

众所周知,核酸检测是判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在历次成功处置聚集性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以来应对吉林、深圳、上海、北京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过程中,核酸检测的作用不言而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表示,在疫情输入风险较高的地区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更早发现潜在风险。各大城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核酸采样点,可以让市民就近进行核酸检测,并且不挤占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服务。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陆续探索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城市正在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但近期,笔者发现全国多地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进行了调整。上海在前些时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免费检测服务将截至到6月30日;甘肃陇西、通渭两县倡议居民每周核酸检测,费用自理。在国家医保局禁止地方动用医保基金后,各地也开始调整核酸检测密度,杭州将之前的48小时常态化检测延长到72小时,江西新余更是从之前的3天一次延长到10天。

为了实现动态清零、避免大规模疫情带来的长期封锁,核酸检测常态化被普遍认为是应对奥密克戎毒株的一大法宝。如何让它更便捷、高效、科学及经济可行,对各地来说是一大考验。

但核酸检测市场呈现出了AB面:一方面疫情防控需求下,核酸常态化建设大规模铺展;另一方面是,核酸检测成本控制及地方财政压力也成为现实问题。

四川阆中核酸自付引发的争议

降价、控价背后,核酸检测的支付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点。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最新回应表示,根据现行政策,参保患者看病就医时发生的核酸检测费用,可按规定由医保基金支付。但将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纳入医保支付,不符合现行相关政策规定。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

笔者注意到,由于疫情发展阶段各地核酸检测支付政策不同,现行支付政策也并未实现各地统一,部分地区此前已经使用医保基金支付“应检尽检”的核酸筛查费用。笔者统计各地疫情后曾出台的相关政策,各地主要存在地方财政支付、“地方财政+医保共付”、“地方财政支付+医保支付+个人自付”等多种形式。

以四川阆中市为例。根据“健康阆中”公众号的核酸检测安排称,“由乡镇(街道)按工作方案有序组织辖区居民到指定核酸采样点自觉自费检测”。这里的“自费检测”引起争议。在国家医保局官方火速回应后,紧接着健康阆中发布补充公告,将原本公告对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要求,修改为“按照愿检尽检原则自愿检测”。

笔者注意到,国家医保局此前回应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为《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中的要求。

事实上,自2020年疫情以来,部分地区形成了“医保基金+地方财政”的支付模式。那么,实行这种模式的地方,二者支付比例如何?以山东聊城为例。2021年1月,山东聊城公布省内异地就医核酸检测医保结算情况显示,“居民1531人次,核酸检测费116334.36元,医保支付金额为69800.97元,财政补助金额为46533.39元。”按该支付情况来看支付结构,其中医保基金承担60%,地方补助承担40%。

根据广东省肇庆市医疗保障局消息,2021年共结算核酸检测对象本地参保人319.43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24亿元,其中医保支付金额9515万元,支付比例达76.9%。

随着5月国家医保局强调常态化核酸检测由地方支付以来,多地政策调整为“地方支付”。如河南省在发布会中就提到,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费用由各级政府负担。

不过,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地的支付政策也同样有所变动。当支付压力集中在地方财政,核酸检测企业的收款是否顺畅同样成为关注焦点。一位核酸检测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在承接一些核酸检测项目服务时,主要是响应政府号召,“未来核酸检测常态化之后,支付问题、合规问题,相信政府逐渐都会加以解决。”

核酸检测“买单”的大帐与小帐

近日,一份测算报告称,结合检测量和单价变化,测算疫情至今核酸费用约3000亿元,其中今年前4个月已花近1500亿元。上述研究团队称,常态化核酸费用约80%由医保负担,各级财政仅需支付约20%。以全国医保3.6万亿“余粮”算,足够全民2天一测三年半。该报告迅速引发关注与讨论。

但实际上,据媒体报道,除了广东等少数省份,目前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地区多是由地方财政来负担相关支出,医保基金只负担符合相关规定的那一部分。有医保系统人士指出,地方核酸检测的覆盖面、频次均由防疫部门确定,医保部门只能在价格方面进行控制,降低利润空间和虚高价格。

随着检测单价不断下调,核酸检测生意已经是“薄利多销”,一些第三方检验机构面临着被拖款、举债完成检测任务的情况。常态化核酸还包括一系列隐性成本,比如,人们做核酸花费的时间、核酸检测相关人员高强度工作的心理和身体超负荷等。

很显然,核酸检测的费用不是一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问题。到底谁该为检测买单?在笔者看来,从公共品理论来说,恶性传染病的检测防治等,属于社会的公共品,最好应该由公共财政买单。当然,政府财政资源也是稀缺的,为“愿检尽检”付费也会带来政府无法承受的重负。所以,政府应通过各种手段,促进检测技术的进步,并将检测试剂和耗材纳入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范围降低检测费用,无论政府买单或医保买单,还是单位或个人买单,负担就会大大减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亮教授认为,多地适当放宽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要求与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特点及防疫态势的认识更加深入有关。相信会有更多的城市根据防疫实际要求来跟进“降频”。“核酸检测频次的科学性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需要有一个大的框架让各地去遵循。希望政府部门出台详细的指导性意见,避免地方过频或过少地进行核酸检测。”

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强调,未来若要彻底转“被动”为“主动”,不再需要常态化核酸筛查,甚至是走出疫情,主要还是靠保护效力高、长效疫苗来建立群体免疫,以及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来减少重症。这样才不用担心大规模的疫情反弹,逐步走向放开。

中国人民大学许光建教授指出,虽然核酸检测价格一降再降,但常态化核酸检测仍可能给地方财政带来较大压力。由政府兜底开展全民免费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或许能降低频繁封控城市带来的经济损失,但对各地财政带来的考验也需引起重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的财政能力或许能承担起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高额成本,但中小城市本就面临着较大财政压力,如果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就可能需要额外的财政工具给予支持。”

总体而言,现阶段,国家坚持“动态清零”政策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事实证明,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影响越小。因此,在这盘大棋下,无论是地方政府、医保部门、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有“心怀‘国之大者’情怀和远见,多算大账、整体账、长远账,大家一起通过更小的代价控制住疫情,牢牢掌握住主动权,而这才是事关国家全局最大的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