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带货之争折射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2-10-26 16:57:18 阅读量:23078
作者:吴梅庭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
核心提示:目前,肠道细菌研究很热门,市面上益生菌相关产品也层出不穷,从“承包这一届年轻人的肠胃”到被质疑“最新收割消费者智商税代表”,益生菌产业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那么,益生菌到底是企业圈钱利器还是真对健康有益?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质疑华大集团CEO、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推广的益生菌是假药,称目前“全中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尹烨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回应饶毅言论。称华大申请了疾病相关微生物标记物、功能益生菌株等相关发明专利300余项,申请进入欧洲、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肠道细菌研究很热门,市面上益生菌相关产品也层出不穷,从“承包这一届年轻人的肠胃”到被质疑“最新收割消费者智商税代表”,益生菌产业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那么,益生菌到底是企业圈钱利器还是真对健康有益?
◆吴梅庭/文
益生菌的前生今世
益生菌这一概念最早源自希腊语“for life”,意思为:对生命有益。资料显示,酸奶发酵产生的益生菌可能是最早被人类食用的益生菌。
20世纪初,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俄国细菌学家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Ilya Ilyich Metchnikoff)第一个将“益生菌”和“健康”结合起来,他研究36个国家的人口数据时发现,彼时保加利亚百岁老人的数目居各国之首。经过进一步研究保加利亚人的生活与其他因素后,梅契尼可夫认为,保加利亚人长寿的原因在于他们长期、大量地饮用酸奶。因此,梅契尼可夫也被称作“益生菌之父”。从此之后,“益生菌”概念被全世界大量乳企铭记并且运用,成为酸奶营销的经典案例。
在中国的益生菌饮品市场中,认知度最高的企业无疑是日本品牌养乐多。养乐多案例目前也是全球益生菌领域在商业上应用最成功的案例。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松浦祐司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益生菌产业迎来了发展良机。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也一直在变化、提升,对益生菌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明确规定为“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的活性微生物”。全球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益生菌补充剂收入61亿美元,同比增长7.5%;中国益生菌补充剂市场收入4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已成为全球益生菌补充剂第二大消费市场。另外,中国益生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约占全球益生菌产品的66%。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副会长蓝灿辉表示,近年来,益生菌无疑成为最受关注的靶向肠道菌群干预方式。一方面,由于肠道菌群对宿主健康可产生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始探索益生菌对肠内肠外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们对肠道菌群的认知大大拓展了潜在益生菌的资源。各种研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显著推动了益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科普达人直播带货的罪与罚
在抖音等账号,尹烨的简介也是“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基因组研究员、科普者、说你听得懂的生命科学”等。尹烨在各种社交媒体中为华大的益生菌产品推销,他在各种视频中多次声称服用益生菌产品具有减肥、改善睡眠、抗抑郁,甚至呵护女性私处健康等不同作用。据悉,尹烨在几个头部社交平台共计有超400万以上粉丝,在以他名字命名的抖音号橱窗里销售的46款产品。
近日,饶毅开始对尹烨从学术到科研再到产品“全方位打假”,让他的“人设”备受质疑。接连两天,饶毅连续发文,批评尹烨作为公众人物、生物科学从业者,向公众传播的科普信息存在诸多漏洞。他质疑尹烨的益生菌产品是假药,背后有几个逻辑:第一,如果宣传产品有功效,就要证明这是经过临床验证、是正规药品,才可以进行这样博眼球的宣传,目前我国拿到益生菌药品批号进行临床应用的益生菌药品只有31个,而其中并没有华大的产品;第二,业内对服用益生菌产品是否能治病,还没有足够的临床验证,因此饶毅认为华大仅仅经过单方面的数据研究,而且没有生物学分子机制论证就声称其产品有功能性作用,违背科学原理;第三,尹烨直播时一方面进行科普一方面放购物车,这种销售方式非常具有煽动性。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位教授表示,饶毅在学术上是无可争议的有建树的生物学家,性格刚硬。事实上,华大公司一直争议很大,从创始人汪建到原华大基因CEO王俊,再到现在的CEO尹烨,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在业内一直颇有争议。
目前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华大的益生菌不是药,但是也不是“三无”产品。从产品描述上来看,华大把它定义为食品范畴,并非用以治疗疾病的药品,如益畅、益动是压片糖果,益休、密蜜是固体饮料,益舒是益生菌粉。蓝灿辉说,“饶毅说它是假药,有点偏颇。但尹烨的问题是在带货的时候太绝对了,益生菌到底有什么属性,行业还没定论,这样不严谨地推销对减肥、抑郁都有用的观点,缺乏科学循证,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这或许就超出了生意的底线。
正确认识益生菌
《2022年全球益生菌产学研发动向白皮书》显示,我国益生菌研究领域高歌猛进,是全球发表论文最多的国家。中国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产品达到上万种,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健康意愿强烈,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以上。
目前,我国益生菌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添加于婴幼儿奶粉、酸奶、饮料中。此外,益生菌还可以直接作为冲剂、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终端消费品。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000多家益生菌相关企业,45%的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分区域看,山东省、湖北省、江苏省拥有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分别为16.1%、12.7%及10.8%。益生菌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赛道。
笔者梳理发现,在益生菌赛道上,有蒙牛、伊利、澳优等乳企;也有善存、妈咪爱、合生元、汤臣倍健等保健品头部品牌;还有零食消费品牌,例如来伊份推出了益生菌奶片糖,江中猴姑有益生菌饼干;还有不少品牌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益生菌洗面奶、益生菌面膜、益生菌牙膏等。此外,步步佳肠溶益生菌、每日的菌等新锐消费品牌,也入局益生菌赛道。
但目前缺乏国标的益生菌市场亟待规范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内还没有对“益生菌”的规范定义,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益生菌行业国家标准。为了规范企业使用益生菌,卫生主管部门发布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2021年的修订版中规定,可用菌种有16种。
目前益生菌赛道是爆发阶段,益生菌产品价格也有很大差异。益生菌产品与使用的菌株、添加量、工艺等相关,并不能简单拿价格衡量。标准的缺失,让专业益生菌生产企业不得不和固体饮料、糖果生产企业在同一赛道同台竞技,哪怕产品都按照固体饮料标准生产,但企业之间研发和质控能力、原料菌株和剂量的选择都完全不同,对应的成本和售价自然就有所差异。
益生菌最主要的核心特征是有益健康的功能属性,这需要建立在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评价和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对益生菌功效的探索和评价,是一个长期、严谨、科学的过程。大连医科大学袁杰力教授指出,为了促进市场销售,市面上的确存在销售过程夸大功效的情况,造成恶性循环,给国内益生菌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益生菌行业是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尽管存在市场发展的一些乱象,但整体呈现健康良性的态势,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培育和支持。
事实上,在纷繁复杂的益生菌市场,也能看到一些企业的努力和突破,比如青岛圣邦集十余年心力攻克的专利技术,采取了特定的包衣工艺,经过酸碱环境而不崩解,有效保护益生菌到达结肠,在中性环境包衣崩解、发挥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益生菌活性数和保健效果,比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益生菌产品要优质不少。
在笔者看来,我们今天关注益生菌带货之争论,应该剥离华大基因尹烨与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二者舆论交锋的背后本质,不管因为利益也好,出于良知也罢,如果一味否定和肯定都可能存在偏见,如果我们能客观冷静地正视这个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前景,试着齐心协力去推动益生菌产业的成熟和成长,比如如何让益生菌市场更加规范,如何让有优势和技术含量的产品更好地进入市场,或许才是这场争论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