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的沉与浮-医药慧(原医药观察家网)——谈医论药,存慧于文

资讯

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的沉与浮

发布时间:2022-10-31 13:58:56  阅读量:13034

作者:吴梅庭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

核心提示:国内生物科技公司股价虽然低迷,却不改创新生态持续向好的事实。在整个行业里,包括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基石药业等创新药企,都是耐力超强的长跑型选手,有能力适应寒冬并成功突围。他们隐忍、厚积、薄发的故事,将会在未来岁月中不断演绎,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添能蓄势。

◆吴梅庭/文

近年来的众多有利因素,将创新药研发推向了一个高潮。如果不进行自我“革命”,我国创新药行业后发超车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如今时代给了我们这样一次机会。与此同时,创新热潮让低垂果实迅速消耗殆尽,为这个本不平静行业平添了更多变数。也注定了创新药很难持续加速前进,走走停停才是常态。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创新药故事仍将继续。对于药企而言,需要忍受寂寞,持续深耕。只要在研发上能够不断开拓,资本寒冬或许都只是暂时的。

在研发高峰不断被推高之后,药企采摘创新的果实注定会越来越艰难。医药产业流行的一句话是,“大约每九年,药物研发的成本会翻倍”。不过,这恰恰也是创新药最大的魅力所在。高处果实鲜有人触及,良好的竞争格局可以换来丰厚回报,虽然可能需要较长的周期。

如今,国内生物科技公司股价虽然低迷,却不改创新生态持续向好的事实。在整个行业里,包括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基石药业等创新药企,都是耐力超强的长跑型选手,有能力适应寒冬并成功突围。他们隐忍、厚积、薄发的故事,将会在未来岁月中不断演绎,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添能蓄势。


创新生态的沉与浮

一直以来,国内都是创新荒漠,与海外差距较大。而政策、人口、成本红利……恰巧促进了国内创新药的蓬勃发展,使得国内外创新差距不断收窄。

低垂果实虽然容易采摘,同质化竞争与产能过剩环节却会很快到来。这驱使着国内医药公司往“无人区”进发。我们很清楚,创新能够抚平所有创伤,但需要时间。眼下,国内创新药行业便处于这一新老交替的 “阵痛期”。

持悲观论调者认为,“阵痛期”或许还会持续;但在乐观的人看来,下一波创新红利已在路上。例如,当下最为火热的ADC领域,中国军团便不断迎来好消息。

去年8月,国际知名生物制药公司西雅图基因Seagen引进荣昌生物HER-2 ADC维迪西妥单抗海外权益,合作总金额超26亿美金,一举刷新了中国制药企业单品种海外授权交易的最高纪录。正如默沙东所说,国内的ADC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荣昌生物之后,科伦药业、石药集团纷纷接力,完成产品授权出海。

还有个别潜力品种蓄势待发。例如基石药业的ADC药物CS5001,已被验证且具有广谱性质,拥有极为广阔的前景,未来大概率也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实际上,国内创新药研发的突破不局限于ADC领域,还包括小分子、多抗等前沿阵地。例如,基石药业的PD-L1/4-1BB/HAS三抗CS2006亦值得关注,该产品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领先的下一代广谱PD-1/PD-L1治疗方法,也具有用于肿瘤特异性联合疗法的新骨架分子潜力。

此案例告诉我们,越是艰难时刻越要保持客观、理性心态,在警惕风险的同时,还要给予那些实力药企充分的认知和耐心,他们最有可能让我们看到国产创新药研发的速度与激情。

不管怎么说,国内医药行业发展都难以逃离某种宿命。像过去几年那样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浪潮注定无法持久。本质上,那只是时代给予的短暂红利。只有经过战火的洗礼和寒冬的蛰伏之后,创新药行业发展才能真正回归理性。大浪淘沙,只有经过寒冬,才能知道是谁能够笑到最后。


全球步伐的退和进

创新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对于每家药企来说都是公平的。唯一不公平的,是不同创新药企能力不同,导致补齐自身短板的效率不一,最终行业渐渐分化,差距越拉越大。

例如在研发之外,商业化一直是创新药企的诗和远方,但更是试炼场。因为商业化能力并非一日建成的,需要时间积累、行业理解等诸多要素。或许,不少Biotech根本就不具备商业化基因。

在这一背景下,商业化成了国内创新药企的最大桎梏:研发能力可能很强,但在渠道上没有基础,更没有进军海外市场的实力,价值自然无法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总有人会脱颖而出。

百济、信达距离上岸越来越近之后,又有新一批企业开始展露头脚,例如基石药业。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基石药业宣布与第三方特检龙头康圣环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血液肿瘤精准诊疗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以助力公司全球同类首创药物IDH1抑制剂拓舒沃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点,虽然基石药业还很年轻,但公司商业化团队对整个行业的理解却非常超前:精准医疗时代,肿瘤药物销售逻辑可能由销售代表的推广,逐步向诊断环节深入从而达到精准转换的效果。大部分公司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基石药业却已经开始有所行动,这无疑是其整个商业化能力的体现。

基石药业商业化能力的另一个体现是销售额。基于双轮驱动的研发模式,2015年成立的基石药业如今已有四款成功商业化的产品,分别为普吉华、泰吉华、择捷美和拓舒沃。这背后,得益于基石药业突出的执行力和渠道覆盖等综合能力,直观感受是“快和准”。

“快”指渠道覆盖速度。例如,泰吉华上市一个月后,已经覆盖50家直达患者的专业药房。而普吉华更进一步,在国内上市一个月后,覆盖了70个城市的80家专业药房。今年上市的拓舒沃也是如此。拓舒沃自6月份开具首批处方至今,已正式面向全国多个省市的50家以上院内和院外DTP药房供药,当中包括多家权威医院,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原因无它,基石药业的自建商业团队战斗力彪悍。目前,其销售团队覆盖超过130个城市的600多家医院,这为其产品快速覆盖打下扎实基础。

“准”指精准解决创新药商业化处方难、支付意愿不足等核心痛点。处方层面,基石药物一方面快速推动产品入核心指南,建立广泛的行业和学术认知;另一方面通过高密度持续教育的方式,触达超1万名全国重要的KOL和医疗专业人士,提高他们对药物治疗认识,直接降低处方难度。支付层面,在尚未纳入医保的情况下,基石药业同步快速推动核心产品纳入商业保险。如今,普吉华、泰吉华已纳入60多项商业/城市保险计划,今年将增加至80多项。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负担,大大提高产品可及性,双方互相成就。很显然,基石药业经验丰富的商业化管理团队,对行业的理解确有过人之处,能够熟知行业核心痛点,并精准找到解决之道。基于此,基石药业在国内商业化表现不错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国内商业化顺利推进的同时,基石药业也在积极拥抱国际市场。在上市的第二年,基石药业便将PD-L1抑制剂择捷美在内两款产品的海外商业化权益,以最高达13亿美金的价格授予EQRx公司,并享有两位数的销售分成。

这并非FDA审批趋严下的退步,而是以更适合Biotech出海的方式前进。因为license-out模式可以把在研产品换成实打实账面价值的同时,也可以熟悉海外市场为以后出击海外做好准备,把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基石药业的例子,让我们看到,研发层面的攻坚,战术上的勤奋,成立不久的Biotech也可以迅速在国内立足,并走向全球舞台。而基石药业,只是国内创新药行业不断向前的一个缩影。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类似于基石药业的新生代企业崛起。

扛过风高浪急后,中国创新药行业势必会驶入更宽广的海域。


寒冬之下的生与死

当然,任何时候成功上岸者都只是少数,尤其是创新风险导致创新药研发战线越拉越长的当下。如今市场的演变,远远超出了所有参与者的控制范围。在这一轮周期低谷中,因为融资窗口的关闭,将导致大部分创新药企将面临生存抉择。

谁能熬过寒冬?在我们第一印象中,自然是粮草储备充足的企业,通常以现金储备与经营性现金流的比值来衡量。

不过,仅看这一比值并不完全客观。因为数字是静态的,而创新药企的发展是动态的。例如,创新药企研发费用会呈现动态波动。创新药研发最烧钱的阶段是三期临床。当一家公司多个产品处于三期临床,研发费用必然会持续增长;但随着产品获批上市,而新产品尚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烧钱”力度又会间歇性下滑。

另外,不管是产品商业化还是license-out,产品也会提供造血能力,充盈自身现金流储备。

结合两点或许会发现,个别在过去几年全力冲刺的企业,虽然因为现金快速消耗,看上去即将处于危险边缘;但实际上,随着产品进入商业化度过最烧钱的阶段,研发投入放缓加上产品创收,这类公司会因为“开源节流”而快速进入攻守平衡阶段。

当然,创新药企不只是研发、商业化能力需要注重,产品生产能力也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基石药业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商业发展闭环,也将助力公司建起更宽厚的安全城墙。

创新不易,生存更难。但那些能够通过自身实力,穿越低谷的创新药企,一定会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脊梁。因此,不管中国创新药现状是多么的举步维艰,但我相信,伴随着药品中国消费、中国制造的大潮,中国创新药的春天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