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结合推动中西医实现“1+1>2”-医药慧(原医药观察家网)——谈医论药,存慧于文

资讯

病证结合推动中西医实现“1+1>2”

发布时间:2023-04-10 09:02:28  阅读量:886

作者:罗朝淑  来源:科技日报

核心提示:通过病证结合创造中西医统一的新医学,努力汇聚和融合中西医学,找到它们发展的共同点和着力点,实现“1+1>2”的联合效应。

“聚焦病证结合,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病证结合推动中西医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强调,通过病证结合创造中西医统一的新医学,努力汇聚和融合中西医学,找到它们发展的共同点和着力点,实现“1+1>2”的联合效应。

  中西医结合可优势互补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部署了8项重点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是重点方向之一。

  陈凯先介绍,当今世界存在着两种医学体系。一种是发源于西方、近200年得到快速发展的现代医学体系,另一种是发源于东方、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体系。两种医学体系具有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医疗模式,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如果能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就能优势互补,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服务,更好地应对当代的健康挑战。

  陈凯先认为,病证结合的研究过程,是中医、西医专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凝聚思想共识,再从简单的中西医诊疗技术方法和药物的联合应用,上升到科学内涵的理论阐释、深度融合,最后应用于疾病治疗的一种新型临床诊疗模式,最终目的就是切实提高疗效,提升健康服务能力。这是对中西医结合发展模式的重要探索,将会产生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病证结合成为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关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探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在药物研究方面,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传统中药和组方中寻找灵感,运用现代技术增效减毒,探索药物作用靶点和有效物质。屠呦呦团队从传统中药青蒿中提取获得青蒿素;陈竺团队在传统组方青黛雄黄散的基础上研发出复方黄黛片,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中药复方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理;贾伟团队根据《本草纲目》以猪胆入药治疗糖尿病,为防治糖尿病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能途径。

  陈凯先认为,在临床诊治方面,西医的临床理念是治“病”,而中医的临床模式是“辨证论治”,病证结合理念由此产生。经过多年探索,病证结合已经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也逐步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核心知识和方法体系。在基础研究方面,借助于现代科学,对经脉腧穴、四诊判断、临床证候等理论本质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新突破。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对当代医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释放中西医融合创新活力

  怎样从病证结合发展模式的探索研究中总结成功经验,更好地推动中西医学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深层次融合发展?陈凯先认为,这需要从3个方面努力。

  一是着眼理论研究,形成理论和实践的良性循环。推进中医、西医在基础研究、药物研发和临床诊疗等方面的理论融合,促使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双向奔赴。

  二是着眼临床应用,深入推动“病证结合”共识化、指南化。用好中医循证方法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临床研究平台,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真实世界研究,循证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致力于形成“病证结合、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普遍共识,发布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临床指南。

  三是着眼于未来发展,打造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发展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制订具有中西医结合发展特色的学科战略,打造中西医汇聚的高层次科研平台,丰富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教材,优化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一步释放融合创新活力。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我们的认识还不深刻,技术还不成熟,有时还会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但一个科学的认识往往需要通过‘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再回到‘实践验证’的过程。”陈凯先说,病证结合将推动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思维和实践的发展,显著提升两种医学体系结合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守护人民健康。